Zheng Bu Chan

���灣澎湖清代媽宮鄉紳,咸豐壬子科舉人
The basics

Quick Facts

Intro���灣澎湖清代媽宮鄉紳,咸豐壬子科舉人
PlacesTaiwan
wasPolitician Teacher
Work fieldAcademia Politics
Gender
Male
Birth1831, Magong, Taiwan
Death1878Anshan Village, Taiwan (aged 47 years)
The details

Biography

鄭步蟾(闽南语:Tēⁿ Pō͘-siâm,1831年-1878年),本名攀桂,字圓秋,號桂樵,又號丹階,台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人(今澎湖縣馬公市),咸豐壬子科(咸豐二年、1852年)舉人,曾出任澎湖文石書院山長,與郭鶚翔並稱為媽宮舉人

生平

鄭步蟾祖上有鄭應章(又名鄭建成,行三)者,在乾隆55年(1790年)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府龍溪城南古縣社竹腳村,嘉慶17年(1812年)應時任澎湖副將(應為李文瀾)之聘,渡海來澎赴任。七年後,鄭應章之弟鄭應麟(又名鄭球,行五)護送嫂子來澎,偕鄭應章長子鄭懷德同來,一同落腳於媽宮東甲(今馬公市啟明里、重慶里),鄭應章為感謝五弟沿途護眷之辛勞,便替其在塩館謀一職位,鄭應麟亦隨之長居澎湖下來,鄭氏由是開枝散葉。

鄭步蟾出世於道光11年(1831年),為鄭應章長孫,秉性聰慧、體格魁梧,自幼便有官蔭,乃受清廷誥贈「朝議大夫」,師事大龍峒的仕紳陳維英。道光廿三年正月(1843年),鄭步蟾通過童試中秀才,咸豐二年(1852年)參與鄉試,為中式陳翔墀榜第58名舉人,時年僅22歲。

鄭步蟾中舉人後曾報捐候補同知,加捐四品銜,分發廣東未果,便奉命返鄉,被任命為澎湖文石書院的第29任山長(咸豐二年至六年,1852年-1856年),負責掌理當地的文教工作,對於地方和交通的建設亦是不遺於力,其他尚有修建文石書院、登瀛樓等,也鳩資興建永安、繼安等橋樑,便利民間鄉里等事蹟。光緒元年(1875年),鄭步蟾偕同武庠生高其華(後出任澎湖水師協左營千總)、地方鄉紳郭鶚翔齊力鳩資重建媽宮東甲北極殿,蔚為一時佳話,今存有碑誌錄之。

其時鄭步蟾曾題楹聯於東甲北極殿內:

天眷西瀛,奚止帡幪東甲。
帝尊南面,攸宜樞紐北辰。
—— 知府陞銜廣東補用同知里人鄭步蟾敬献

惜該對楹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軍機炸毀北極殿,隨戰火付之一炬,現已不存。

同治12年(1873年),鄭步蟾報捐候補同知,加捐四品銜,赴廣東省上任。光緒三年(1877年),鄭步蟾請假省親返澎,於滯澎期間得病,不幸於光緒四年(1878年)七月十四逝世,享年48歲。

鄭步蟾過身後於家中「打桶」(即停柩)兩年,直到光緒六年(1880年)才下葬於案山瑩地(今馬公市案山里)。

作品

鄭步蟾為清代澎湖地區少見的文人才俊,可惜傳世作品不多;現僅存一對聯安置於今台北市的陳維英宅邸(俗稱老師府)中,對聯曰:

三頓飯,萬卷書,數杯茗,一爐香,何必向塵凡外,求真仙佛。
曉露花,午風竹,晚山霞,夜江月,都于無字句處,寓大文章。
—— 受業舉人廣東同知鄭步蟾謹題

家族

鄭步蟾於咸豐三年(1853年)迎娶福建海壇鎮總兵吳玉山次女吳氏鳳為妻,吳氏越一年而卒,後以善化郡(今台南市善化區)庠生李延棋次女李氏安英為繼妻,並納陪嫁朱氏日春為妾。鄭步蟾有六子六女,其中五男四女為李氏所出,另一男二女則由朱氏所出;順利成人有長男祖堯(字子述)、次男祖模(字子楷)、三男祖揚(字子清)、四男祖年(字子綿)與五名女兒。

鄭步蟾一妹鄭佩嫁予「末代舉人」郭鶚翔;另有一弟鄭步雲(1854年-1916年)亦是地方名人,曾參與光緒11年(1885年)間的清法戰爭澎湖之役,日治時期曾被任命為馬公街長多年,頗受日本政府器重。

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署《馬關條約》後,日本政府頒布「住民去就決定日」期限之前,鄭步蟾的四名兒子曾相互商議:長子鄭祖堯與四子鄭祖年返回福建、二子鄭祖模與三子鄭祖揚續留澎湖;為此,鄭祖堯與鄭祖年另起新名為祖培和祖季,代表在新環境重新開始。不過,鄭祖堯之妻鮑氏桑與孫輩鄭大洽因故於大正三年(1914年)返回澎湖居住。

鄭步蟾後輩在二戰後(1945年)仍頗具地方影響力,其中鄭暻星、鄭暻文跨足銀行界與政界,鄭大洽更於1950年出任澎湖縣議會的第一屆民選議長。

舉人墓

鄭步蟾之墓坐落於今馬公市案山里兒童公園附近,俗稱「舉人墓」。墓身坐東向西,豎有三塊墓碑,墓碑皆採白色花崗岩為基底,中間是鄭步蟾的碑,北側則是正房李夫人(安英)、妾室朱夫人(日春)位居南側;墓前屈手處,各設一對圓珠和石獅,山靈碑(土地公)則安置於墓園最北邊;墓庭各有一對舉人的旗杆座,分頭刻寫「咸豐壬子科舉人」、「光緒六年仲春立」的文字。

相關條目

  • 文石書院
  • 東甲北極殿
  • 鄭步雲
  • 鄭子清
  • 鄭大洽

參考資料

  1. ^ 楊麗祝. 〈鄭步蟾〉. Penghu.Info|澎湖知識服務平台. 2005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2. ^ 蔡光庭. 〈媽宮東甲鄭姓〉. Penghu.Info|澎湖知識服務平台.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3. ^ 〈陳維英〉.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. 2003 [2019-12-30]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4. ^ 〈陳悅記祖宅(老師府)〉.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. 2018-08-22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5. ^ 〈108年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--暗澳到案山〉. OPEN BOOK 閱讀通. 2019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6. ^ 高啔進. 《西瀛人物志》. 澎湖縣: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. 1999. ISBN 9570242264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7. ^ 陳英俊、高啟進、林文鎮、郭金龍. 《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》. 澎湖縣: 澎湖縣文化局. 2010: 114–117. ISBN 9789860262797. 
  8. ^ 鄭紹裘. 《漳龍衍派鄭家世系族譜資料》. 澎湖: 鄭紹裘. 1990. 
  9. ^ 許雪姬. 〈鄭暻星〉. Penghu.Info|澎湖知識服務平台. 2005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10. ^ 許雪姬. 〈鄭暻文〉. Penghu.Info|澎湖知識服務平台. 2005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11. ^ 顏尚文. 《續修澎湖縣志.政事志》. 澎湖縣: 澎湖縣政府. 2005: 73–75. ISBN 9860015112 (中文(台灣)‎). 
  12. ^ 高啟進. 〈舉人墓〉. Penghu.Info|澎湖知識服務平台.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 (中文(台灣)‎). 
The contents of this page are sourced from Wikipedia article on 11 Apr 2020. The contents ar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-SA 4.0 license.